iPhone18 Pro再次被确认:测屏下3D人脸,并非真全面屏!
自2017年iPhone X以“刘海屏”开启面容识别时代以来,智能手机的形态进化始终围绕屏占比展开,基本都是挖孔屏、灵动岛。
而安卓阵营通过弹出式摄像头、屏下镜头等技术尝试突破,而苹果的“灵动岛”设计虽在交互上创新,却未能摆脱屏幕开孔的物理限制。
关键这几年的iPhone手机也是一直都在做出外观设计方面的改变,然而带来的效果却只能用微乎其微来形容。
直到市场中有爆料信息称iPhone18 Pro/Max“屏下3D人脸”测试消息,苹果终于迈出关键一步,试图以“HIAA单挖孔”实现真全面屏。
关键这一技术一旦进行若落地,不仅将重塑iPhone的设计语言,更可能重新定义高端手机的竞争规则。
需要了解,传统屏下摄像头技术因透光率不足导致成像模糊,而苹果的屏下Face ID需应对更高挑战:3D结构光依赖的红外传感器对透光率要求远超普通摄像头。
现有方案中,红外光穿透屏幕时透射率极低,强行隐藏会导致识别速度下降和安全性风险,但苹果此前专利显示,其通过“子像素删除”技术优化光学路径。
可以在屏幕特定区域移除部分RGB子像素,允许更多红外光穿透,同时通过算法补偿显示效果,使缺失像素不被肉眼察觉,再加上此前供应链消息称苹果正联合三星开发定制OLED面板,结合特殊封装工艺提升透光率。
而根据博主的消息称,iPhone18 Pro/Max将采用“HIAA(Hole In Active Area)”单挖孔设计,仅在屏幕左上角保留前置摄像头微孔,Face ID组件则完全隐藏。
这一设计不同于安卓常见的“屏下+打孔”混合方案,既降低技术复杂度,又为后续真·屏下摄像头铺路。
而iPhone18/18 Air沿用“2+1挖孔”(双摄+传感器),延续产品线差异化策略,这也是苹果iPhone的惯用策略。
毕竟苹果手机的等级一直都非常明确,无论是外观设计还是核心配置,又或者是影像能力方面,都有很大区别。
不过采用新的设计,新机整体的架构方面也需要进行重构,比如iPhone14 Pro引入的“灵动岛”通过UI动态遮蔽刘海区域,但其物理形态仍依赖长条状开孔。
iPhone18 Pro/Max取消顶部药丸区域后,灵动岛的交互载体或将消失,苹果需通过软件重构实现功能延续:例如将通知与状态指示移至侧边栏,或开发悬浮式动态窗口。
而且移除刘海后,屏幕完整度提升将优化观影、游戏等场景沉浸感,但可能牺牲部分功能性,比如环境光传感器、通话降噪麦克风、散热与结构强度。
这也是笔者说可能要进行重新设计的原因之一,只有这样,才能够新机的外观设计方面变得很好,才能够被用户接受。
其次,iPhone18系列除了外观设计很清晰之外,关于新机的发布时间方面也是悬念不大,据说Pro系列会在2026年进行发布。
但是,iPhone18标准版大概率要拖到2027年才会进行发布,这对于iPhone来说,节奏上真的是变慢了许多。
关键如今的手机市场内卷程度非常的夸张,等到了2026年之后,估计会更加激烈,因此结果如何还真的很难说。
毕竟当苹果手机发展节奏变慢的时候,友商可不会慢,届时想提升市场销量与份额,自然会非常的困难。
另外就是核心配置方面也有一些爆料,比如屏幕方面会标配高刷新率特性,且全天候显示功能也不会缺席。
并且核心配置方面会搭载A20处理器,据说这颗芯片会采用台积电2nm工艺,相比于3nm工艺会有着更好的表现。
操作系统方面则是内置iOS20,目前的iOS18还在完善的过程中,希望不断迭代之后,会带来更好的表现。
值得一提的是,iPhone在接下来几年时间里面还会推出纪念版机型,以及推出折叠屏手机,这些都是产生极具竞争力的关键。
总而言之,,iPhone18 Pro/Max的屏下革命,既是苹果对“刘海时代”的自我颠覆,亦是对安卓阵营技术领跑的反击。
那么问题来了,大家对这种设计有什么期待吗?一起来说说看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