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mestic Media - News Reader

Home Category

陕西西安:从硕士到“田保姆”2025年度新时代青年先锋薛强让农田长出“金扁担”

By news.sina.com.cn 0 0
Source: https://news.sina.com.cn/zx/gj/2025-05-05/doc-inevpfvt6087398.shtml

  日前,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决定,授予677名同志2025年度新时代青年先锋奖。其中,西安市长安区长丰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薛强为其中之一。

  13年前,这个经济学硕士放弃城市高薪,选择回乡种地。今天,起点新闻·西部网为您讲述薛强的故事。

   硕士变身“田保姆” 他让新时代有了“金扁担”

  2012年,薛强从西安工业大学经济学硕士毕业后,选择了回乡种地。2013年,薛强在父亲的建议下成立合作社,首创“合作社+托管员+农户”模式:托管员负责田间管理,农户按面积缴纳托管费,收益按比例分成。

  “以前全家5亩地年收入不到5000元,现在托管后净赚6000元,还能在合作社打工挣钱!”村民们的账本,印证着薛强的创新价值。到2016年,合作社托管面积突破3万亩,被农业农村部列为“全国土地托管示范点”。

  2018年开始,薛强将分散的3000亩土地整合为连片示范区,引入无人收割机、智能灌溉系统,亩产提高20%。更关键的是,村集体通过土地入股年增收8万元,彻底扭转了“空壳村”困境。

  2021年,薛强推出“保底收益+二次分红”机制,农户除获得每亩700元保底收入外,还可按托管效益参与分红。当年,引镇街道1.5万亩农田实现整镇托管,6000余户农民人均增收3000元。这一探索,也被誉为“新时代的金扁担”。

   大学生就是强!为农业生产带来“数字革命”

  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在薛强的长丰农机基地,智能装备整齐列阵:30多台无人机,10余台自走式喷杆喷雾机,年均病虫害防治15万亩……

  在神禾原“西安最美麦田”,500亩的无人农场正在推进水肥一体化,120亩地已经安装了智慧灌溉系统,节水灌溉变得更加精准。此外。这里还安装了物联网设备,能够实现病虫害监测、土壤墒情监测,气象监测。今年6月初,三台无人收割机和一台无人拖拉机将投入到小麦夏收中,真正实现天、地、空三部分联动务农。

  2023年,薛强担任共青团西安市委兼职副书记后,他牵头发起“青雁归巢”计划,建立返乡青年创业孵化基地。薛强组建的200人服务队,带着电商营销、智慧农业技术回到长安区,甚至还将技术输出到甘肃、河南等地。

  “青年返乡不是回到过去,而是创造未来。”在青年座谈会上,他展示着团队研发的“AI种植助手”APP,“要让科技温度温暖每一寸土地。”

   让青春与土地共生 让土地长出希望

  从返乡大学生到新时代青年先锋,薛强始终铭记“把论文写在大地上”。他推动合作社与高校共建科研基地,培育抗旱小麦新品种;他捐资40万元支持乡村教育;他带领合作社先后为66户贫困户分红,并带动36户脱贫户持续增收。

  有人曾问他:“你图啥?”

  薛强说:“我图的是‘离乡不丢地’的安心,是‘吨粮田’的丰收。”

  采访结束时,薛强正蹲在田间给小麦浇水。“有人说种地不赚钱,我说种地是‘绿色银行’。”他笑着说,“土地不会辜负汗水,乡村振兴需要有人把论文写在田野上。”

  薛强13年前承包的30亩撂荒地,如今已变成智慧农田示范区,面积也从30亩扩展到3万亩,带动6000多农户均增收超万元。

  在这片他深爱的土地上,“85后”青年用科技与担当,书写着乡村振兴的青春答卷。

  起点新闻记者刘望

  审核 康乐群 张建成

  编辑:张娟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5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

®Domestic Media - News Rea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