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以不怕死
《伦理学》一书是斯宾诺莎的主要著作,他的哲学思想基本上都表述在这本书中。他写这部著作花费了十多年的功夫,从1662年写起,到1675年才完成。斯宾诺莎的世界观是在尼德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急剧发展的时期形成的,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他的哲学思想应该看作是对资产阶级自由的论证。
余每览越人入虢之诊,望齐侯之色,未尝不慨然叹其才秀也。怪当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医药,精究方术,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但竞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务,崇饰其末,忽弃其本,华其外而悴其内,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卒然遭邪风之气,婴非常之疾,患及祸至,而方震慓,降志屈节,钦望巫祝,告穷归天,束手受败,赉百年之寿命,持至贵之重器,委付凡医,恣其所措,咄嗟呜呼!厥身以毙,神明消灭,变为异物,幽潜重泉,徒为啼泣。痛夫!举世昏迷,莫能觉悟,不惜其命,若是轻生,彼何荣势之云哉!而进不能爱人知人,退不能痛身知已,遇灾值祸,身居厄地,蒙蒙昧昧,蠢若游魂。哀乎!趋世之士,弛竞浮华,不固根本,忘驱徇物,危若冰谷,至于是也。
秦暉认为,对传统中国乡村社会的认识与乡村改革的认识无法分离。因而自近代以来,在西方政治社会学“国家-社会”二元分析的理论基础上,出现了对古代中国社会“国家-宗族”或“皇权-绅权”的二元分析模式,强调宗族本位,强调乡村自治,强调伦理秩序。这种观点与受阶级分析影响的租佃模式形成对立,并在改革开放后重新进入内地后逐渐形成风趸。秦暉对此提出质疑,认为它不仅无力解释王朝崩溃循环的历史现象,同时也易于迷惑人们对传统与现代的区分认识,从而有可能帮助各种历史沉渣借助现代的名目重新泛起,甚至推衍极端。因此,秦暉需要对传统中国乡土社会重新进行解读,也就是他在《传统十论》中的核心问题,即古代中国国家控制的整体图景和臣民人格的形成。